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10月23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张友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继超一行深入教学一线,推门听取了龚俊青老师讲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此次推门听课活动是学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动“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

课堂上,龚俊青围绕“辩证对待人生矛盾”这一教学内容,以问题式专题化教学为依托,从案例分析入手,结合课堂调查与哲学思辨,引经据典,从孟子论“荣辱”的传统智慧,到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再从《庄子》生死观延伸至当代青年的现实选择,系统引导学生探讨人生中“得与失”“苦与乐”“顺与逆”“生与死”“荣与辱”五对核心矛盾。整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课堂氛围活跃,师生互动频繁,体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张友生与龚俊青进行了亲切交流,对其教学态度、课堂组织及教学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课程提升提出指导性意见。他强调,思政课的核心在于“讲道理”,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他指出本节课虽理论阐述清晰、案例丰富,但在理论深度与现实穿透力上仍有提升空间:一方面,课堂涵盖“五对人生矛盾”,内容容量较大,建议聚焦核心知识点,如重点围绕“正确看待生与死”展开深入讲解,避免知识点讲解“蜻蜓点水”;另一方面,在阐释“生与死”等关键人生课题时,需进一步强化理论剖析的彻底性,紧密结合当前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现实现象,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思想穿透力,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生命价值与责任,真正实现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认知转变。
此次推门听课活动,不仅体现了学校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我校将持续以“提质增效”为目标,通过领导听课、教师研讨、教学改革等多种方式,不断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方法,着力打造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思政课堂,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