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移风易俗与法治乡村建设深度融合,近日,学校政法学院“法润心田”社会实践队走进沙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万名大学生进千站”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红色教育、土地调研、反诈宣传等多种形式,将其与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相结合,积极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青春动能。
活动伊始,实践队来到了横板桥——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旧址。这里,泛黄的照片与斑驳的物件静静诉说着抗战年代的峥嵘岁月。在讲解员饱含深情地讲述中,服务团成员们不畏艰险、毅然投身抗日救亡的英勇事迹仿佛跃然眼前。实践队队员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革命先辈们用生命诠释了信念的力量,这种精神将激励着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勇担使命、奋勇前行。
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队员们迅速投入土地承包经营权专项调查工作。他们通过入户走访、问卷填写、面对面访谈等多种形式,详细记录了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的现状。队员们用当地方言与村民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从而收集到了大量数据。这不仅使他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当地土地承包经营的实际情况,更为乡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乡村振兴政策的精准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针对当前农村电信诈骗高发的严峻态势,实践队创新宣传形式,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以“冒充公检法诈骗”“刷单返利陷阱”“虚假投资理财”等真实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诈骗套路,让村民们对电信诈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实践队还设置了“一对一”咨询台,耐心地手把手教村民安装国家反诈APP,为村民们的财产安全筑牢防线。对于老年群体,队员们更是重点讲解了“保健品诈骗”“养老投资骗局”等常见骗局的防范技巧。村民王大爷对此赞不绝口,竖起大拇指说道:“小伙子讲得明白,以后接到陌生电话就知道咋办了!”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红色教育+法治服务+民生调研”的多元形式,既传承了宝贵的革命精神,又为乡村治理注入了强大的法治力量。未来,“法润心田”实践队将持续聚焦乡村振兴需求,不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法治宣传、移风易俗等工作常态化开展,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供稿:政法学院 陈奇)